把“躲猫猫”翻译成“hide-and-seek”是否准确?

发布时间:2010-01-15       浏览次数:2538       文章来源:

作者:丁洪先

日前,越来越多反映社会焦点热点的新生词汇正在为人所熟悉,也对传统翻译提出新的挑战。提前推出的新版《汉英大词典》收录躲猫猫一词,译为hide-and-seek。其他如房奴、宅男、山寨版等词也被收录入词典。(《扬子晚报》1月14日)

在这个时代,你不得不叹服网民的巨大创新力,如“躲猫猫”、“华南虎”等,不几天就能成为红遍网络的网言网语。当然,在这次《汉英大辞典》修订中,虽然收纳了不少有时代特色的流行新词的规范译法,但其实还有更多的“最牛语录”没有被收入其中,也同样值得我们记住。

正如词典序言中所指出的,在中国与世界文化对话日频,既要避免双方误读,又要争取话语权的今天,这样一部汉英词典可望发挥相当的作用。但这些反映社会焦点热点的新生词汇也对传统翻译提出新的挑战,尽管由来自近20所高校以及新华社等的近百名专家学者精心修订,也仍然让人怀疑,如这“躲猫猫”的翻译(hide-and-seek)就能让外国人完全懂得其中所蕴含的原始网络民意吗?

恐怕很难。其实这“hideandseek”作为一个英文短语,本身就有捉迷藏的意思,外国人看了不会真的就把“躲猫猫”当成捉迷藏吧?除却这一点不谈,实际上,作为我国网民自创的并继而风靡网络与现实社会的“躲猫猫”一词,自有其特定的意思,其所包含的网络情绪、民意指向等等很难通过简单的翻译就能准确表达和传递,而这些民意、情绪等却恰恰是“躲猫猫”一词的精髓所在,也是其成为备受关注的新生词汇的原因所在。

换句话说,诸如“躲猫猫”一类的词汇,除了本身的意思之外,其产生与流行离不开特定的那个社会民意土壤、制度基础、体制环境等,而这些无疑才更值得关注,比如网民对于真相的穷追不舍、相关部门信息的公开与透明等等。如果不了解这词汇产生的原因、环境和土壤,而只是停留于词面的翻译上,恐怕就是翻译得再“准确”,恐怕也不能够使外国人懂得。因为真正要懂的不是“躲猫猫”、“捉迷藏”,而是民意诉求,是制度体制完善方向,是文化现象,是我们网民的创造性风格。

“躲猫猫”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民意等的标志性符号,其内涵外延远远大于其词面的意思。透过“躲猫猫”这个标志性的符号,可以更好地来审视阅读我们的社会现象,知晓民意,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制度的完善。因此,我并不认为,“躲猫猫”可以在“hide-and-seek”的词典翻译中让外国人懂得,随着躲猫猫进入词典,被众人所知道,更令人期待的是,我们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制度、执行层面的不足,推动体制制度的继续完善与进步,让信息更加公开透明,民意更加通畅,最终推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让“躲猫猫”留在词典里,留在故纸堆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