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学者:翻译能力不足阻碍当代文学出国门

发布时间:2010-11-01       浏览次数:2223       文章来源:

 本报讯(记者周南焱)昨天,在北京大学首届博雅文学论坛上,国内上百位知名作家、学者热烈探讨“当代汉语写作的世界性意义”,认为当代中国文学要走出去,高品质的翻译至关重要。

  该论坛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人民文学》杂志主办,汇集著名作家铁凝、莫言、刘震云、阎连科及李敬泽、南帆、孙绍振、陈晓明等一大批专家学者。

  铁凝认为,当代汉语写作具有世界性意义,但文学创作仍需扎根于“吾土吾民”,书写本土的历史和经验,加入世界文学之林。作家莫言认为,当代作家写的作品具有当下性,要进入世界文化,还须传达一种普遍的人性。鲁迅文学奖评论奖新科得主南帆也表示,当代文学传达的是中国当下的社会经验,这在古典文学里是看不到的,无论是伟大的还是平庸的作品,当代文学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他还认为,现在提倡回归传统文化,但当代文学不必再重复儒道释的传统文化,而应表述当下社会经验,关注中国本身就具有世界性意义。作家刘震云调侃,“我写老家的一个村子,写给自己和自己村里的人看,觉得很不错,也具有世界性意义。”

  学者王宁批评,目前只能靠国外汉学家来翻译中国作家的作品,国内培养的外语毕业生根本没有能力翻译文学作品,这严重阻碍当代文学走出国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