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英国大学学者 孔夫子的话能治西方人心病

发布时间:2010-12-23       浏览次数:3418       文章来源:

简要内容:英国爱丁堡大学学者、《于丹〈论语〉心得》译者狄星接受本报专访。一度在中国十分畅销的《于丹〈论语〉心得》被翻译成英文后,这两年又开始了它在世界的“畅销之旅”。狄星:目前我已经翻译了5本中国人的作品,在英国影响最大的是作家欣然的《中国好女人》。

  一度在中国十分畅销的《于丹〈论语〉心得》被翻译成英文后,这两年又开始了它在世界的“畅销之旅”。据了解,该书后来的德、法、意等文版都是以英国爱丁堡大学从事中文教学的爱普特女士的英文译文为基础进行翻译的。嫁给中国人的爱普特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并有一个中文名字“狄星”。狄星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欲速则不达”等思想言论对眼下急于成功的英国年轻人仍有很大帮助。她认为,多给西方老百姓一些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就会减少一些东西方沟通中的障碍。因此,对于西方那些质疑中国在海外推广中华文化的杂音,中国人没有必要担心。

  记者:翻译有关中国《论语》的书肯定有难度。听说,当时中方出版商中华书局对翻译这本书的人选有苛刻的要求。你最后是怎么被选上的?

  狄星:我知道中华书局对于外国人翻译中文著作有着严格的要求,但我能有这个机会真的算是机缘巧合。2008年,我同于丹在英国的代理人托比·艾迪因为其他的翻译工作有所接触,当时他们正在找人翻译这本论语心得。那时候我觉得翻译这本不算太厚的书应该不会太难,所以就答应了。但后来进入工作状态后才知道,自己最初的想法是错的。于丹的这本书对我来说,读起来不难,可是要翻译成英文确实很难。后来,为翻译这本书,我足足忙了半年。

  记者:能举些翻译中遇到的难题吗?

  狄星:比如说,书中提到的“淡定”,要翻译成英文就非常难,中文虽然只有两个字,但我当时要用一段英文才能勉强解释清楚。再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君子”,我曾经和于丹交谈过这个词的译法,她也说,如果只翻译成“Gentleman(绅士)”的话感觉还是有些别扭,因为古代的中国人并不像英国人那样穿西装、打领带。

  记者:于丹说,世界文明越趋同,我们使用的物质越相似,我们心灵中的迷惑就越接近。你认为,英国当代社会遇到的问题,能用两千多年前中国哲学家的思想和道理解释清楚,并帮助人们避免这些社会问题吗?

  狄星:孔夫子的思想当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因为他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社会,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是孔子当年能够想象的。但孔子的很多思想言论对我们来说,仍然是有帮助的。比如说,“欲速则不达”这个说法对于眼下急于成功的英国年轻人来说,就很有用。孔子的这句话在我们西方人的基督教义里是找不到,但它确实能够治愈很多年轻人心理上的疾病。我认为,让西方人读读孔子的书,至少可以从另一个认知角度来看生命的意义。西方人听《圣经》的内容已经太多了,甚至有些腻了,如果换种方式来思考,未尝不是件好事。

  记者:你曾风趣地表示,“理想就是做好一个中国媳妇儿”,你觉得从东西方文化上来说,做到这一点容易吗?《论语》中的内容,对你做好一个中国媳妇儿有什么帮助吗?

  狄星:如果按照孔子当年的做人标准,我肯定算不上是他的好学生。因为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应当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可是我连做西餐都要看菜谱,更何况是做中餐了。对《论语》的研究让我能有机会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我丈夫的家乡在贵州,我也曾在贵州一所学校工作过4年。对《论语》和中国文化的研究,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人所思所想的理解,知道他们为人处世的原则,可以让我感到与他们在沟通时的愉快心情。

  记者:与你的“中国媳妇儿”背景相比,你觉得普通英国民众在了解中国文化时会不会遇到一些障碍?

  狄星:我认为,西方人至少是英国老百姓其实需要的就是机会。如果能够多给英国老百姓一些机会了解中国文化,彼此的障碍就会少一些。

  记者:你已经翻译了多少本中国人的作品?

  狄星:目前我已经翻译了5本中国人的作品,在英国影响最大的是作家欣然的《中国好女人》。未来一段时间我会投身翻译严歌苓的《小姨多鹤》,我知道它已经被翻拍成了影视作品,但我还没有看,我想通过阅读来更好地感受作家的心境。

  记者:向海外出版图书被认为是某一国软实力的象征之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图书出口的步子不大,相比于欧美书籍在中国的畅销,可以说是陷入僵局。你认为,制约中国图书走向海外的因素有哪些?最主要的是什么?

  狄星:其实不仅是中文图书在英国的市场上受限,欧洲近邻,像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外语书籍在英国市场上也都没有被大范围接受。所以,并不是中国出版商不努力,而是英国的部分发行商还有出版商对外文书籍的市场没有足够的热情和信心。中文图书出版商因此要对英国市场有更多了解。不过,我认为制约中文书籍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还是内容。来自瑞典的《龙文身女孩》在英国也是一本畅销书,英国人就是爱读。我想关键还是要找到一些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都感同身受的题材。

  记者:据了解,你所在的英国爱丁堡大学也有孔子学院。你怎么看中国这些年在海外推广本国传统文化的努力?

  狄星:能够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是很赞同的。我也知道西方有人对中国倾力向海外推广中华文化的做法有所质疑,但中国人没有必要担心什么。因为我知道在读过中国文化书籍的西方人当中,绝大多数都爱上了它。我个人认为美中不足的是,中国派往海外的中文教师在时间上太短了,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中文老师能够在英国逗留的时间更长一些,因为他们必须要在英国待得久一些,才能够了解英国文化,知道该如何向英国人传授中国文化。同样,对于英国人来说,想比较透彻地了解中国文化,仅仅听几堂课是不够的。▲(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0